网上炒股配资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2:26 点击次数:57

在线配资杠杆融资 机器人“顶流”在深交所集结!

在线配资杠杆融资 机器人“顶流”在深交所集结!

  在线配资杠杆融资4月10日在线配资杠杆融资,深交所上市大厅迎来以乐聚、众擎、优必选等具身智能产业链领军企业为代表的“机器人军团”。

  同时出席的,还有与机器人产业链密切相关的各方,包括华为、腾讯等科技巨头,美的集团、海康威视等上市公司,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、深创投等投资机构,以及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、鹏城实验室等科研院所。

  他们不是来“敲钟”上市,而是来开会,一场或许能促成“敲钟”的会——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座谈会。

  他们还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机器人。

  在美国“对等关税”扰动全球的当下,这场由创新之城深圳和优质创新资本中心深交所共同举办的座谈会,不仅展现了市场各方“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”的战略定力,更释放出资本市场和耐心资本加码支持未来产业的强烈信号。

万亿级产业新赛道

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:“培育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、具身智能、6G等未来产业”。具身智能正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热点。

  “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,是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产业新赛道。”深圳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覃伟中表示,深圳正全力全速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,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、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未来产业。

  乐聚机器人董事长冷晓琨分享的一组数据,展示了当下具身智能产业发展速度:今年1月,乐聚完成了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交付;过去2个月,交付量又翻了一倍。“现在我们订单已经排到了五六月份,基本上每下线一台,就交付一台,‘人形机器人一定会爆发’正日益成为共识。”冷晓琨说。

  刚刚从华尔街归来的优必选首席财务官兼董秘张钜,带回的震撼感受则反映了投资界对这一产业新赛道的热情:在为期一周的路演中,优必选得到华尔街顶级机构密集约见,每个小时一场路演,一整周时间全部排满,午餐和晚餐时间也被“加塞”。

  “总体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机遇是确定性的,是千亿级甚至是万亿级的机会。”深创投总裁刘苏华表示,2024年全年,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56起融资事件,较2023年的30起大幅增长,总投资金额约50亿元至70亿元。截至2024年底,深创投累计投资机器人产业链项目48个,总投资额达14.3亿元,覆盖了机器人及其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。

  “国家人工智能基金高度重视具身智能,正密切关注其新技术、新产品前沿和产业化、商业化进展,将结合产业发展态势和市场融资需求,开展投资布局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、国家人工智能基金筹备组副组长张建华表示,具身智能正推动人工智能从“虚拟大脑”向“物理实体”迭代,将拓展人工智能的发展空间。

耐心资本与资本市场合力托举

  “人形机器人产业真正爆发还需要5至10年的时间,企业要做好‘持久战’的准备。”冷晓琨说。与会人士普遍认为,具身智能机器人目前仍处于技术攻坚期,大多企业在这一赛道还未能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,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赋能。

 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、首席执行官赵同阳表示,人工智能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,需要大量资源和资金投入研发和人才招聘,资本市场可以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提供丰富的融资渠道,帮助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中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。

  “深交所开这次座谈会释放出信号,即资本开始逐渐往人形机器人这种硬科技未来产业倾斜,过去很多资本是不敢往里面投的,因为这类企业一投就要8—10年。资本市场开始对这个行业有‘耐心’是一件好事。”赵同阳说。

  “创业板的包容性和灵活性与具身智能企业的特点很匹配,可以通过IPO、再融资等,为具身智能企业提供全链条支持,加速科技创新及市场推广。除此之外,创业板可以组织开展具身智能公司与其他上下游产业、政府部门、专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,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。”优艾智合首席战略官梅婉箐表示。

  作为创业板的一员,拓斯达董事长、总裁吴丰礼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资本市场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弹药。他表示,如果人才是企业的骨骼,那资金就是血液,好产品、好企业离不开资本的陪伴与反哺。

  近期,监管层频频提及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、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。具身智能产业链的企业家们对资本市场的赋能表达了强烈期待。

  “具身智能产业化发展需要构建上下游协同的生态体系,当前拓斯达在积极布局产业链上下游,希望通过资源整合,提升整体竞争力。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更完善灵活的并购投融资政策,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上下游生态的良性发展。”吴丰礼说。

  深交所负责人在会上表示,深交所将切实做好资本市场服务,为具身智能企业提供上市融资、并购重组、债券产品、科技成果转化、投融资路演等全链条服务。据介绍,目前深市共有具身智能产业链上市公司102家,总市值5.5万亿元,已形成“核心零部件-本体制造及系统集成-场景开发应用”全产业链布局,拥有一批“龙头”和“链主”企业。

  

下一篇:没有了
推荐资讯
友情链接: